藥學部 暨 藥學教研創新中心主任
醫事臨床教育訓練小組召集人
簡素玉
現今台灣醫療水準能與世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與醫師已發展健全的培訓進階制度有極密切的關係。台灣護理界也於1992年開始推展護理師進階制度,造就護理人員素質有系統、有目標的向上提升。然而,目前其他醫事職類相對欠缺全國一致的培訓進階制度。
1978年衛生署與教育部共同辦理教學醫院評鑑,主要目標為提供醫學院校學生及住院醫師良好的臨床訓練場所, 2007年衛生署將醫學生畢業後臨床訓練概念,延伸至護理、藥學、醫事放射、醫事檢驗等四職類,期使新進醫事人員進入職場後,亦能夠有計劃、有目標的系統性學習,接受二年期訓練。此項措施在2011年擴展至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營養、呼吸治療、臨床心理、諮商心理與助產等共十一個醫事職類。
彰化基督教醫院本著注重醫療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紮根全院人員教育訓練,除醫師的教育外,為帶動醫事職類教學品質整體提升,2009年成立一般醫學暨師資發展小組,2010年更名為醫事臨床教育訓練小組,藉由此小組統籌所有醫事職類的教育訓練,建立各種標準模式與機制,帶領全體醫事人員快速提升專業能力,完成之重要成果包括:
(1)建立醫事人員之七大核心能力
(2)建立師資培育發展制度
(3)強化師資培育課程
(4)提升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TRM, Team Resource Management)教學
(5)計畫性跨科典範學習
(6)統整各醫事單位代訓(聯合訓練)辦法
(7)建立實習學生、代訓人員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納入實習合約並標準化。
(8)建立醫事臨床教育訓練小組季度別工作規範,確保教學品質與效率,持續改善與創新。
(1) 建立醫事人員必備之七大核心能力
2009年為塑造符合以病人為中心的藥事照護人才,參考醫師ACGME的六大核心能力、護理五大核心能力及國外資料,著手研擬藥事人員應具備之核心能力,供本院藥學部教學使用。2010年時值本人擔任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將此理念引入學會中,成為全國藥師發展專業能力之方向與目標;於2010年12月應用於本院所有醫事職類,並展開為各職類醫事人員之教學目標、內容及方法。醫事人員之七大核心能力包括:
§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Provide patient-centered care)
§ 醫療專業知識(Medical knowledge)
§ 應用實證醫學/資訊於臨床工作(Employ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utilize informatics)
§ 人際間溝通技巧(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 臨床工作導向之自我學習與改善(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 專業素養(Professionalism)
§ 團隊/系統考量的臨床照護(System-based practice/Work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2) 建立師資培育發展制度
2010年已規劃系統性師資發展的學習地圖,完成初、進階課程規劃,將符合師資發展學習地圖之課程列為培訓教育學分認證課程;同時,建立醫事教師考評辦法,標準化評量項目及評分標準,藉由評量結果可提供教師職務晉升、教師教學技能補強或自我改善之用。
(3) 強化師資培育課程
為落實全人醫學教育發展,將同理心、服務態度、醫學倫理、靈性照護、社會資源等列入每年常規課程,以符合身、心、靈、社會、經濟並進的全人教育目標。推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Case-based discussion(Cb-D)及創新教學,亦規劃辦理醫事人員Mini-CEX學習評量研習營,協助建立評量機制及信效度確認,以達到有效的回饋評量。
(4) 提升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TRM, Team Resource Management)教學
建置跨領域教學訓練資訊平台,提供資訊有效傳遞與利用,並藉由舉辦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訓練之示範教學,建立教學模式;每月由各職類分別主辦教學研習,進行特殊個案討論,互相觀摩學習、建立模式。
(5) 計畫性跨科典範學習
經由各職類的特色教學分享,提供標竿學習的機會,全面提升教學品質。
本院為落實醫院五大宗旨,致力於醫療人員教育的推動。除投入大量的資源,也藉由組織管理概念,統整所有醫事職類,教學模式建立共同的制度與標準,相輔相成,以期望有效提升全體人員素質,提供病人滿意的專業服務,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