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莫輕忽,大腸癌篩檢辨分明
彰化基督教醫院 胃腸肝膽胰科 顏旭亨 醫師
出處:癌症防治季刊第三期之大腸直腸癌
Posted:2010.06.10
隨著大腸直腸癌個案增加,國人對大腸直腸檢查之需求也逐日增加,哪些人需要接受這些檢查呢? 這些不同的檢查診斷率及檢查風險如何呢? 病人在接受大腸鏡檢查之後,如果發現有大腸息肉,有何臨床意義? 是否要進一步治療呢? 以下我們來進一步討論。
哪些人需要接受大腸癌之篩檢呢?
大腸直腸癌篩檢,一般而言,依據病人族群而有不同之建議。一般風險族群(average risk),指50歲以上且無個人或家族直腸癌病史之病人。高風險族群(high risk),指過去有大腸腺瘤、大腸癌病史、發炎性大腸炎疾或是家族有大腸癌病史之病人。美國癌症醫學會2008年根據不同之風險族群有不同的篩檢方法建議如下表:
A、一般風險族群建議檢查方法:
檢查方法
|
建議之檢查週期
|
檢查需注意之事項
|
乙狀直腸鏡
|
每 5 年一次
|
檢查需要完整之清腸,對於大腸癌之保護作用僅限於檢查到之部位。
|
大腸鏡
|
每 10 年一次
|
檢查需要完整之清腸,檢查可能導致大腸穿孔或出血, 這類的併發症很少發生但可能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
大腸攝影
|
每 5 年一次
|
檢查需要完整之清腸,檢查之風險很低。但如果發現有息肉,仍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治療。
|
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
|
每 5 年一次
|
檢查需要完整之清腸,檢查之風險很低。但如果發現有息肉,仍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治療。能同時發現腹腔內其它器官之病變。
|
糞便潛血
|
每 年一次
|
陽性反應有較高之大腸直腸癌之風險,需進一步大腸鏡檢查確診。如果檢查陰性,每年需再追蹤一次。
|
B、高風險族群建議檢查方法:
風險族群種類
|
建議追蹤檢查之時間
|
建議之檢查
|
過去有直腸增生性息肉之病人
|
與一般風險族群相同
|
與一般風險族群相同
|
過去有1-2顆腺瘤之病人
|
在息肉切除後 5-10年須追蹤
|
大腸鏡檢查
|
過去有3-10顆腺瘤,或是有大於1公分之腺瘤、腺瘤為絨毛狀線瘤、腺瘤有高度分化不良病變之病人。
|
在息肉切除後 3年內須追蹤
|
大腸鏡檢查
|
過去有大於10顆腺瘤之病人
|
在息肉切除後 3年內須追蹤
|
大腸鏡檢查
|
腺瘤切除以分片切除之病人
|
在息肉切除後 3-6個月內須追蹤
|
大腸鏡檢查
|
直系親屬中有一人60歲以前發生腺瘤或大腸癌、或有兩人(不限年齡)以上有上述情形
|
40 歲開始檢查、或是較家族最年輕發病者年紀早10年
|
每5年一次大腸鏡
|
直系親屬中有一人60歲後發生腺瘤或大腸癌、或有兩位二等親有大腸癌之情形
|
40 歲開始檢查,篩檢之週期同一般風險族群
|
大腸鏡檢查
|
診斷有 FAP 之病人
|
10 歲開始檢查
|
乙狀直腸鏡及基因檢測
|
診斷有 HNPCC 之病人
|
20 歲開始檢查,或是較家族最年輕發病者年紀早10年
|
每1-2年一次大腸鏡及基因檢測
|
發炎性大腸炎之病人
|
發病後 8 年
|
每1-2年一次大腸鏡
|
大腸鏡發現有大腸息肉,代表什麼意義呢 ?如何追蹤 ?
大腸息肉不見得就會變成大腸癌。常見之大腸息肉病理分類有腺瘤、增生性瘜肉及發炎性息肉等。一般而言,只有腺瘤被認為是大腸癌之前身。而大腸腺瘤是否會併發大腸癌,與它的病理分類、大小有關。依腺瘤之大小而言,小於0.5公分的腺瘤極少會併發大腸癌,0.5公分到1公分的腺瘤有0.9%的機會會併發大腸癌,1到2公分的腺瘤有5%-10%的機會會併發大腸癌,而大於2公分的腺瘤有10%-50%的機會會併發大腸癌。依腺瘤之病理分類而言, 管狀腺瘤有2.8%會併發大腸癌,管狀絨毛樣腺瘤有8.4%會併發大腸癌,絨毛狀腺瘤有9.5%會併發大腸癌。因為以上之發現,內視鏡檢查醫師會依據息肉之大小及可能之病理發現,決定內視鏡追蹤之時間、內視鏡息肉切除或以手術切除等不同之治療方針。
各種大腸癌篩檢方式之診斷率為何 ?
對於大腸息肉或大腸癌之檢查,有不同的檢查方式,各有不同之優點與缺點。下表為本院不同檢查方式之診斷率分析:
檢查方法
|
檢查之診斷率 (Sensitivity)
|
檢查之死亡率
|
小於0.5公分之腺瘤
|
0.6-0.9公分之腺瘤
|
大於1公分之腺瘤
|
大腸癌
|
乙狀直腸鏡*
|
75%
|
85%
|
95%
|
95%
|
0
|
大腸鏡
|
75%
|
85%
|
95%
|
95%
|
1/10000
|
糞便潛血
|
2%-7.5%
|
5%-12.4%
|
12%-23.9%
|
10%-70%
|
0
|
*診斷結果僅適用於乙狀直腸鏡檢查範圍
資料來源: Evaluating test strategi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 decision analysis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Ann Intern Med 2008;149:6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