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腫瘤中心-大腸癌

腫瘤中心-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輔以手術治療,健康加分

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輔以手術治療,健康加分

彰化基督教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陳宏彰主任
出處:癌症妨治季刊第三期之大腸直腸癌
Posted:2010.06.10

根據衛生署國健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每年新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總數已超過1萬人,年發生率躍升為癌症發生第一名,死亡率更是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 

大腸直腸癌,可以輕微到只局限在瘜肉上的原位癌,經由大腸鏡進行瘜肉切除術,即可成功治療;也可能嚴重到造成腸道出血、 阻塞或穿孔,甚至擴散轉移到其他器官,進而影響生命。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唯有完整的手術切除,病患才有根治機會,醫師通常會根據病患的健康狀況、腫瘤的大小、部位和侵犯轉移範圍來考慮治療方式。 

由於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路徑是經由血液或周邊淋巴結擴散, 所以成功的手術必須要符合以下條件:足夠的安全切除距離,腫瘤周邊的淋巴組織、血管切除要足夠,必要時甚至鄰近遭受侵犯的器官也要切除,避免手術中,腫瘤破裂造成癌細胞在腹腔內散播,如果是低位直腸癌,除了切除腫瘤外應當盡可能保留功能良好的肛門,此外根據腫瘤位置而有不同的手術方式,大約分為以下幾類:
1
右半側大腸切除術:適用於盲腸、升結腸、肝彎部及右側橫結腸的癌症。

2
左半側大腸切除術:適用於左側橫結腸、脾彎部及降結腸的癌症。

3
前位切除術:適用於乙狀結腸部位的癌症。

4
低前位切除術:適用於中高位的直腸癌,有時患者會須要暫時性的人工肛門,以避免腸道吻合處排泄物滲漏引發嚴重併發症,待吻合處完全癒合後,再關閉人工肛門。

5
腹部會陰聯合切除術:極低位的直腸癌或肛門癌接受此一術式後,需要同時接受永久性的人工肛門手術。患者需黏貼一個特別的袋子來收集排泄物,或以灌洗方式來清除排泄物。

6
局部切除術:低位直腸癌,如果屬於較早期且腫瘤較小,或是病人因年紀太大、有其他重大疾病、因手術必須作永久性人工肛門,病人因而堅拒,此時可考慮施行直腸癌局部切除術。但必須明白的是,所有局部切除術,均不被認為是根除性手術,只適用於前述特殊狀況。

但是令人憂慮的是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這些病人主要是發生肝臟轉移,以往這類病患的5年存活率大約是5%。如今一旦患者有肝臟轉移,馬上接受詳細評估是否能同時切除大腸直腸癌及肝臟轉移腫瘤如果可行,將會同一般外科醫師執行切除手術,或分階段切除;經過評估如果暫時不適合切除,就會進行化學治療配合標靶治療,縮小肝臟轉移腫瘤的尺寸、增加肝臟轉移根除手術的機會。對於只有肝臟轉移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如果可以手術完全切除肝臟轉移和大腸直腸原發部位腫瘤,有研究顯示五年的整體存活期可以達到33%~48%10年的整體存活達到23%~30%。因此對於只有肝臟轉移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應該給予積極治療,以增加手術完全切除的機率。 

隨著科技、器械、觀念、手術技術的進步,目前大腸直腸癌手術更趨於人性化、精緻化更細心的考量病人術後的生活品質。當然手術並非萬能的,仍有許多患者診斷時已屬晚期,或復發後無法手術根除者,仍須借助放射線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以緩和疾病的進展。 

儘管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不斷進步,然而早期篩檢,才是遠離大腸直腸癌的根本良方。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國人的篩檢率僅有兩成,平白喪失許多治癒機會。一般人50歲以上應該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測試,5年一次定期大腸鏡檢,有家族病史者甚至可以提前到40歲做檢查除了篩檢之外,平日可多攝取蔬菜及纖維,減少大腸直腸癌發生。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7150@cch.org.tw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310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