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腫瘤中心-大腸癌

腫瘤中心-大腸癌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結合化學治療與癌細胞標靶治療,效果長足進步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結合化學治療與癌細胞標靶治療,效果長足進步

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液腫瘤科 鍾智淵醫師
出處:癌症防治季刊第三期之大腸直腸癌
Posted:2010.06.10

腸直腸癌是國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名,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西化,國人大量食用高脂低纖的精緻食物與肉食為主的飲食習慣,大腸直腸癌成為國人健康的重要問題。依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07年國人共有75,769人發生癌症,其中男性為43,330人、女性32,439人,相較95年增加2,476人,增幅為3.4%2007年不分男女前10大癌症排序,除肝癌與大腸癌序位互換外,其餘排序同95年。以癌症發生人數而言,2007年發生人數最高依序為大腸癌(10,511)、肝癌(10,110)、肺癌(9,059)、女性乳癌(7,502)與口腔癌(5,458),此5種癌症佔所有癌症數的 56%。且大腸直腸癌約有40%會轉移,無法開刀治療;肝臟及肺臟為大腸直腸癌最常產生轉移的部位,一旦發生轉移,則治療的預後普遍不佳,五年存活率僅約3-5 %,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來治療大腸直腸癌的藥品如表所列,各種藥品具不同抗癌作用機轉,另外,標靶治療(target therapy)則是現今最熱門的研究重點。

過去三、四十年來傳統化學治療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主要還是以5-FU為主的化學治療處方,以緩解性的治療為目的,對病患症狀的減輕、生活品質的改善和生命的延長是有些幫助的。1998年來治療大腸直腸癌有幾個重要的新藥被發現,包括:CPT-11Oxaliplatin以及口服Xeloda等,2004年來又有至少二個標靶治療藥物,包括:BevacizumabCetuximab,以下簡介化學治療在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之近況。

5-FU雖然是老藥,但在目前仍然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化學治療的主要藥物,傳統的單獨5-FU短時間注射治療之反應率較差,因此許多臨床試驗努力尋找最適當、有效的處方組合和注射時間。其中與LeucovorinFolinic acid)合併5-FU的處方組合,不管是每週或是每月的治療方式,均比5-FU單獨使用反應率佳。目前臨床上以每週高劑量5-FU24小時連續輸注或每兩個禮拜高劑量5-FU48小時連續輸注的方式最被常用,5-FU的連續輸注能增強治療療效,減少血球毒性,並加倍反應率。

口服抗癌藥物Xeloda截瘤達的化學分類屬於 fluoropyrimidine carbamate,此藥提供一個能夠以口服方式,將老藥-fluorouracil5-FU)具選擇性的送達腫瘤部位。截瘤具有類似高劑量5-FU連續輸注的療效,可提供因無法接受5-FU靜脈輸注的病人另一種選擇。在副作用方面,常見腹瀉與手、腳掌症候群(hand-foot syndrome)。

Oxaliplatin是新一代的白金類藥物,合併5-FU可以加強抗癌效果,Oxaliplatin48小時輸注之合併化療處方,作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的第一線療法,有超過五成的反應率,療效相當的出色。目前,健保已核准使用在第一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在副作用方面,常見末梢神經病變。

IrinotecanCPT-11)是另一個近年來重要的化學治療新藥,屬於Topoisomerase I 拓撲異構?抑制劑。使用Irinotecan合併5-FU/Leucovorin的處方,反應率超過40% 且能增加平均存活期約三個月, 比單獨使用Irinotecan有更顯著有意義之改善,在副作用方面,常見延遲性腹瀉合併白血球降低。

目前,不論是OxaliplatinIrinotecan均核准合併5-FU使用在第一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到底如何決定先用OxaliplatinIrinotecan?此議題在之前有些爭議,目前大多接受用在第一線時。兩種處方療效相似,但副作用不同。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化學治療,在1998年後因為OxaliplatinIrinotecan等新藥的加入,改善了整體存活期,再配合單株抗體的標靶治療之藥物合併,已將整體存活期突破兩年,帶來了更好的療效。

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癌症形成及惡化的分子機轉得以被了解,促成了標靶治療的研究及發展,且該治療方式攻擊的標是專門表現在腫瘤的分子,因而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較少,標靶治療法產生的副作用相對比傳統的化學治療少。2004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兩種新藥 Cetuximab (Erbitux)Bevacizumab (Avastin),即是標靶治療應用在大腸直腸癌治療的突破。使用「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合併化學治療是治療轉移的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新趨勢,兩者結合大大提昇治療的反應率和完全手術切除率,進而提高存活率。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控制新生血管生成的重要生長因子,如能阻斷VEGF的作用而減少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則好比切斷腫瘤的補給線,進而導致腫瘤的縮小。 Bevacizumab (Avastin; Genentech Inc.; South San Francisco, CA)是對抗VEGF的單株抗體,2004年六月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針對813位未曾治療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使用Bevacizumab標靶療法臨床試驗的結果,Bevacizumab (每次使用劑量為5 mg/kg,每兩週靜脈注射一次)合併使用IFL (irinotecan, fluorouracil, leucovorin)化學治療比單獨使用IFL來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成效好,使用Bevacizumab主要的副作用是高血壓(第三級高血壓11%2.3%)及栓塞(19.4%16.2%)

但因標靶藥物價格昂貴,KRAS基因檢測在肝轉移大腸癌患者身上的成效顯著,KRAS基因是一種預測腫瘤的生物標記,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標靶藥物Cetuximab,對KRAS基因未突變者較有效,建議大腸癌患者做檢測,藉由檢測KRAS基因來預測表皮生長抑制劑標靶治療療效,可做為大腸直腸癌患者用藥參考,同時節省患者醫療成本。

目前結合化學治療與癌細胞標靶治療,已可有效延長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長期存活,平均存活期已接近三年,癌末病人不再只是坐以待斃,接受專業醫師的專業協助與照護,即使過去被認為末期的病人,得以繼續延長生命與改善生命生活品質,也見證近年來現代醫療對癌症治療的長足進步。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藥品一覽表

FDA核准的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藥品:

Fluorouracil 5-FU

CapecitabineXeloda 截瘤達)

Irinotecan  CPT-11)(CAMPTO抗癌妥)

Oxaliplatin

Cetuximab  Erbitux 爾必得舒)

BevacizumabAvastin 癌思停)
 

FDA核准的合併治療法:

IFLIrinotecan, bolus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第一線治療

FOLFIRIIrinotecan, infusional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第一線及第二線治療FOLFOXOxaliplatin, infusional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第一線及第二線治療

Intravenous fluorouracil and bevacizumab……第一線治療

Cetuximab and irinotecan……針對以用irinotecan為主的化療組合治療不佳,且為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陽性的患者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7150@cch.org.tw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310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