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腫瘤中心-大腸癌

腫瘤中心-大腸癌


 學會照護腸造口,再創幸福的人生

學會照護腸造口,再創幸福的人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  直腸外科治療室 林慧惠 腸造口治療師
出處:癌症防治季刊第三期之大腸直腸癌
Posted:2010.06.10

    腸造口,俗稱人工肛門,是為了治療大腸直腸疾病或外傷,而將排便的出口由肛門改在腹壁上,此時,相信任何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對於治療疾病,挽救自己生命,是值得且必須面對,不可逃避的事。造口手術對身體外觀是一大改變,如何將這個不便減低至最少程度,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照顧腸造口。事實上,腸造口只是讓排便的出口換個位置,它因為沒有括約肌及直腸知覺神經,所以無法控制排便,當有糞便時就會不自主的流出,因此腸造口不是一種疾病,對健康不會有影響,只要照顧好,仍可以過正常生活。

       腸造口照顧是必須要學習的,就像幼兒學習處理排泄一樣,排泄是屬於個人日常活動,腸造口照護技巧也很容易學會,造口周圍皮膚照顧更是預防勝於治療。初期主要照顧者可與患者一起學習操作,等患者體力恢復後,則可放手讓患者自己照顧

    一般正常的腸造口血循顏色是呈現粉紅色或紅色,不同部位的造口其排泄性狀皆不同。迴腸造口排泄的大便屬於水狀便、橫結腸排泄則屬於半成型便、乙狀結腸則是成型便。一般排泄物大多屬於黃褐色,如果其排泄顏色、性狀有改變的話需考慮是否是因為用藥或飲食引起,且皮膚應該是完整無破損的現象,由於腸造口的排泄物中含有蛋白分解?及膽鹽,如果長期浸潤接觸會對皮膚造成刺激、發紅甚至潰爛的狀態。

    最常見的腸造口周圍的皮膚問題為液態的糞便及消化液酵素長期浸潤所引起,對腸造口周遭皮膚會造成刺激、發紅甚至潰爛、皮膚長期潮濕,易發生濕疹或黴菌感染,所以必須時常保持造口周圍皮膚乾燥、清潔及保護。 

    接受腸造口手術的患者,等腹部傷口拆線後,亦可跟一般人一樣洗澡,洗澡時可使用弱酸性沐浴精(PH5.5)及普通清水,以環狀方式由外往內輕輕將腸造口周圍皮膚清洗乾淨後,再將殘餘的泡沫或者殘膠清潔乾淨,並將周圍皮膚拭乾即可。一般建議儘量以淋浴為主,在洗澡時可使用便袋覆蓋腸造口或拿開便袋(蓋不蓋皆可),只要小心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腸造口即可。

    造口治療師會評估病患狀況,依造口種類、位置、排泄物性質,選擇患者合適用物,腸造口保護皮便袋的剪裁建議約大於造口0.2公分左右(太大易造成周遭皮膚浸潤,太小則會使腸造口血循不良或腸造口出血)。造口周圍皮膚問題必須要觀察看看是否因為便袋剪裁過大造成滲漏或過敏等因素所引起。

    處理方法:腸造口周圍皮膚一般以水清洗保持乾燥即可,發紅破皮處可用造口粉或保護膜噴劑保護。造口保護皮洞口剪裁合宜。若確定是因過敏的材質引起,可選擇兩種不同廠牌的造口保護皮交替使用,使用造口膠可加強固定黏貼及填補凹陷,但因含有酒精成份,建議不可直接塗於皮膚上,以免刺激皮膚。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7150@cch.org.tw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310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