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復健醫學部

復健醫學部


 最新消息

編號  主題  發佈日期
2.  
 孩子的發展「慢」了嗎?
 2015.06.25
孩子的發展「慢」了嗎? 復健醫學科 黃新雅 物理治療師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無時無刻不關注著孩子,是否有吃飽、睡好,是不是有長高、長壯,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成了家長們關注的重點‧但,孩子的整體「發展」,您注意到了嗎?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約為6-8%。而所謂的 『發展遲緩兒童』係指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異常或可預期會有發展異常之未滿六歲的兒童。而目前針對發展遲緩的診斷,並無共通的定義,但因發展測驗分數常用常態分部曲線的觀念來看,以離平均值多少標準差來計算其發展商數,因此,若是比平均值小於兩個標準差(換算成發展商數為70)就定義其為發展遲緩。 會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大多數仍是原因不明,而已知的原因包括: 週產期因素:如早產、缺氧、顱內出血 染色體異常:唐氏症、小胖威利 先天性畸形:脊隨畸形、小腦症 神經肌肉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 心理社會環境因素:缺乏環境刺激、受虐兒、家庭功能障礙 其它:如先天代謝異常、中樞神經感染、腦外傷、癲癇、感官異常、精神疾病等 而常見的發展遲緩類型有:認知發展遲緩、語言發展遲緩、動作發展遲緩、社會情緒發展遲緩、全面性發展遲緩及非特定性發展遲緩。經過專業的評估,若確定了孩子有發展遲緩的情形,家長們的擔心害怕是必然的,因為對未來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有太多的疑問及不確定,但否認與拒絕接受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唯有面對問題,去了解孩子的發展現況,尋求適當的專業介入及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及療育。 現代忙碌的生活,家長們常常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也缺乏足夠的空間及場所能放任孩子自由、安全的活動,再者,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怕環境太髒、怕太危險、怕孩子餓,捨不得孩子哭。所以,臨床上就會碰到家長問到這些問題: 為什麼小朋友9個月了還不會坐; 我的孩子沒有爬就開始走了; 把孩子放到椅子上坐,可是他不知道怎麼下來,都要人家用抱的; 為什麼小朋友快兩歲了還是都用比的,就是不肯開口說話。 面對家長的提問,有時進一步了解孩子們平時的生活狀況,常會聽到的回答是: 因為太忙了所以都只能讓孩子在嬰兒床躺著,坐著就要有人顧才行; 怕地板太髒所以沒讓孩子下來爬; 怕太危險了所以沒讓他有機會爬上爬下; 怕小朋友餓到,時間到了就給他吃,或是小朋友有什麼動作或反應,就知道他要什麼或想表達什麼了,根本不需要他開口‧ 要知道,孩子們的發展過程,是一連串新事物的學習,透過與人的互動、對環境的探索及遊戲的方式來學習,也藉由這種方式來練習、增進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時累積經驗‧所以,除了孩子可能因為本身疾病或嚴重度的問題,造成他的功能受限外,是不是有給過孩子「機會」去學習、去累積經驗、甚至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這些也都是家長們要多留心注意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去注意孩子的各種表現及反應,是否符合該有的年齡發展,像是六個月的孩子應該要會自己翻身、雙手可在胸前交握、逗他會微笑;9個月大時不需扶就可坐穩、東西可以換手拿、能發出如"ㄅㄚ”、”ㄇㄚ”的單音;而一歲大的孩子可以自己扶東西站起、會拍手及模仿簡單的聲音等等(可參考表一及兒童健康手冊的兒童發展量表)‧ 當有所懷疑時,請尋求相關專業的協助。您可以利用每次兒童健檢或預防注射時與小兒科醫師討論,也可到各地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做整體性的評估,千萬不要帶著不安、惶恐甚至漠視的心態,期盼著或許等孩子大一點自然就會跟上了,要知道,孩子的發展不能用「等」的,而一般所謂「大雞晚啼」的觀念,也只能告訴我們有所謂「個別差異」的存在,絕對不能當成判斷、參考的依據。 家長是孩子們最重要的依靠,因此,家長們自我心態的調適是很重要的,因為除了孩子們日常生活的照顧外,家長也是孩子們在接受療育過程中,重要的老師及指導者,家長對孩子本身狀況的了解及接受程度,以及與相關專業人員的有效溝通及相互信賴的建立,都是影響孩子療育成果的重要因素。 早期療育是結合了許多專業人員,依據孩子不同時期的狀況及需求來提供所需的服務,成員包括:小兒科、神經科、精神科及復健科醫師,還有物理、職能、語言及心理治療師,另外像是社工、幼教及特教老師等等,都是服務團隊的成員,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及配合,才能讓所有的服務及療育介入更有成效。 孩子的發展,有賴家長的細心觀察,早期發現、早期接受各項療育服務,透過各種醫療復健、教育、及社政資源的介入,可以減少孩子形成障礙的可能性,或減輕障礙程度、甚至部分孩子可以趕上該有的發展進程。把握治療的黃金期,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動作發展里程碑 0~2個月 俯臥時頭稍可抬起 四肢有自發性動作 有抓握反射 可追視 3~6個月 俯臥時頭抬起90度 仰臥拉到坐時頭與身體呈一直線 會注視自己的手 會搖動手中的搖鈴 6~9個月 會翻身 手撐著可獨坐 東西可換手拿 耙起葡萄乾 9~12個月 可肚子離地爬 可扶物站及側走 拇指及食指側拿葡萄乾 用手指搓洞 12~15個月 可放手站 可放手走 可疊兩塊積木 可將物體放入杯中 18~20個月 牽一手可單腳站 自行蹲到站 可疊三塊積木 模仿畫直線 24個月 可兩腳一階上樓 跑步 單手拿起兩個積木 可一頁一頁翻書 2~3歲 可一腳一階上樓 單腳站2~3秒 仿畫垂直線 可疊八塊積木 3~4歲 可自行上下樓梯 可原地單腳跳 靜態3指握筆 會用剪刀延著線剪 4~5歲 可走直線 可單腳連續跳 動態3指握筆 會仿畫+ 5~6歲 可單腳站10秒 可到退走直線 能畫身體六個部分 會畫三角形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 復健醫學科 聯絡電話: 04-7238595 轉7421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82150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