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復健醫學部

復健醫學部


 最新消息

編號  主題  發佈日期
6.  
 物理治療-中風患者的肩關節疼痛
 2015.02.28

中風患者的肩關節疼痛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

                                 張瑋玲物理治療師

         走進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室,不時聽到患者抱怨:「治療師,我的肩膀好痛,晚上都睡不好,有什辦法?!」針對這一類型的病人,在還沒受傷之前,我們有許多預防的方法,若真的發生疼痛的問題,也可以利用物理治療做治療處理。

       當然,我們需要先了解肩關節的解剖構造,肩膀關節為一個淺凹的關節,相當不穩定,其關節的穩定度,是由該關節的韌帶和肌肉收縮以提供穩定度,因此若中風患者可能會因為半邊的肢體無力或癱瘓,導致肌肉萎縮,肩關節少了肌肉力量的支撐,再加上中風患者常常會對於患側邊注意力較差,往往下垂晃動,在動作過程壓迫或受傷而沒察覺,例如,被輪椅輪子夾到而沒有知覺。也可能因為照顧者的疏失或錯誤的照顧方法,導致肩膀關節疼痛,例如:翻身的時候,拉扯到患側。另外,中風患者常伴隨有不正常的肌肉張力,肌肉張力會引發不正確的動作控制,患者若常使用錯誤的姿勢在從事日常活動,則會拉傷肩關節附近的肌肉並且對於肩關節及其周邊的韌帶、肌腱產生壓迫。

       如果已經造成疼痛或發炎時,物理治療有以下方法可以處理相關的症狀。

1.  減輕疼痛: 24小時急性發炎期之內先以冰敷減少發炎,48小時之後可利用熱敷及電療來促進血液循環,並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

2.  貼紮治療: 使用肌內效貼布將肩關節做有效的固定、支撐,也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3.  正確姿勢及動作: 若是患者沒有什麼力氣,應隨時注意患側手的擺位,避免不必要的拉傷及壓傷,另外可以執行被動關節運動來增加關節的潤滑以避免關節沾黏,若患者有動作及力量時,可多做主動肩關節運動來訓練肌肉力量以應付日常活動,對於肌肉張力較強的患者,須特別注意姿勢及動作的正確性,避免錯誤動作造成的肌肉、韌帶拉傷。

4.  預防肩關節脫位: 對於較無力的患側,利用功能性電刺激來刺激肩膀肌肉可預防肌肉萎縮,增加肩關節穩定性並減少脫位的機會,也可利用肩關節滑脫固定帶,直接在肩關節做一護套,利用彈力帶固定到另一邊腋下,可提供往內及往上的支撐力,預防關節脫位。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 復健醫學科 聯絡電話: 04-7238595 轉7421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82150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