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少女心律不整近5年,每次發作就臉色蒼白、心跳加速,且近期發作頻率越來越高;所幸經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吳焜烺醫師,同時採「經導管高週波燒灼術」、「冷凍消融術」並使用「無輻射線-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進行治療,現已成功根治。家住南投的小鳳,從國小3、4年級開始就每一兩個月會發生一兩次心跳很快、胸口悶悶的症狀,當時不以為意也沒有告訴家人;後來小鳳前往斗六就讀國中,心臟不舒服的頻率變高為每個月兩、三次,她仍以為是太緊張或運動造成。2016年11月小鳳因感冒引發肺炎,原本在地區醫院就診,後來轉到彰基兒童醫院急診,急診醫師發現小鳳臉色蒼白、心跳很快,當下會診心臟科醫師,經超音波、心電圖檢查,確診小鳳心律不整;並由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吳焜烺醫師收治。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 吳焜烺醫師表示,小鳳是沃夫帕金森懷特氏(WPW)症候群誘發房室迴旋頻脈(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心率不整患者。這類病人在心房跟心室之間,多出一條不正常的傳導路徑,這條路徑繞過房室結而形成電迴路時,就會出現問題;因為房室結有減緩電傳導的性能,這條路徑未經房室結減緩電傳導,就等於像不限速的高速公路,每分鐘可跳200-300下,只要一發病就像失控的野馬,會發生陣發性心搏過速(PSVT),會引起面色蒼白、心悸、頭暈、氣短、胸痛,甚至暈倒等症狀。一些WPW患者甚至會發生心房顫動,心房以不均勻的方式以每分鐘350至600次的速度打出。 一般人房室節通常阻止大多數這些脈衝,使得心室率通常小於每分鐘170次。然而,WPW多了一條副傳導通路不會阻止大多數這些脈衝,從心房傳導到心室可以是快速的,使得更多的脈衝進入心室。心室可以以每分鐘200次或更多次的速度擊打,並且存在心臟每分鐘可擊敗多達300次的風險。這種快速的心律會導致心跳驟停和猝死。這是因為這種節奏可能危及生命,大多數症狀性WPW患者建議進行導管消融。一般心律不整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但這類WPW患者需「經導管高週波燒灼術」燒掉多餘的傳導路徑,就可以得到根治。 經與小鳳家人、小鳳討論後,吳焜烺醫師為小鳳安排於2017年1月進行經導管高週波燒灼術,也順利把不正常副傳導線燒掉。但在測試時發現小鳳還有後天形成房室竇迴旋頻脈(AVNRT),因電燒有2-4%燒掉正常導線的風險,加上考量小鳳在半年內做二次治療且又是女生,所以吳焜烺醫師安排她於2017年8月14日再進一次導管室,用無輻射3D影像系統加冷凍消融治療心律不整。
所謂冷凍消融術是利用一氧化二氮(N2O)來冷凍細胞,優點是: 1. 冷凍消融導管較穩定,增加安全性 2.減少房室傳導阻礙併發症 3.避免傷害正常傳導神經,周邊組織 4.減少血栓,誘發其他心律不整機會較低
而一般電燒心律不整都是使用X光機引導導管消融病灶,因此對孕婦和短期內需要治療兩次以上的病患,可能有輻射線暴露過多的問題,但目前世界各國都建議儘量減少病患輻射線暴露,以減少未來可能的傷害,尤其兒童的身體器官和生理系統,都處在尚未成熟的發育階段,因此相對成人而言,兒童對於輻射線防衛能力更加脆弱。吳焜烺醫師表示「無輻射線-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兼容多種現行常用的電生理檢查導管與電燒導管,可讓醫療團隊在維持現行治療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下,有效降低輻射線暴露時間(這病人是零輻射)。
吳焜烺醫師表示,冷凍治療與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這兩種新的技術一方面減少傷害正常傳導組織的風險、另一方面降低輻射暴露的風險,對病童來說是一大福音;尤其過去許多病童家屬擔心手術風險,多以藥物治療為主,現在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引進這兩套系統,中部地區病童家長可安心讓孩子接受治療,不用擔心手術風險或跨區到北部就醫。
小鳳坦言,接受兩次心律不整治療,每次都覺得很害怕,要進導管室之前也拉著媽媽的手流淚,但做完之後到現在都未曾再發作,也可以盡情、痛快的運動,不用擔心運動完心臟不舒服,「做這個手術還是很值得!」。而小鳳媽媽也認為,雖然心導管3D立體定位系統目前沒有健保給付,但能讓孩子在最安全的狀態下接受治療,是家長最放心的決定。 最後,吳焜烺醫師再度提醒,請家長留意孩子身體狀況,如有疑似心律不整症狀,還是要找兒童心臟電生理專科就醫,以提供孩子正確、專業的醫療協助。
(左一)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吳焜烺醫師、(中)「冷凍消融儀器」、(右一)13歲張小妹。
示意照 - 心臟模型與冷凍消融心臟導管。
(中)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吳焜烺醫師手指著,張小妹後天『房室結』老化多一條電傳導,以冷凍消融術得到根治。
(右一)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吳焜烺醫師送愛禮『蛋黃哥』自拍補燈、(左一)13歲張小妹開心裝上手機。
醫師贈送『蛋黃哥』厚被,開心展開。 (左一)13歲張小妹、(中)彰基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 吳焜烺醫師、(右一)彰基兒童醫院院長 楊瑞成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