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需要並付諸行動的愛
院牧部-謝益禎關懷師
隨著飛機的起飛、降落,這一趟緬甸海外醫療援助的上課鐘隨即而響,抵達仰光機場後,我猶如井底之蛙對百般的事物好奇、伸頭探腦,因眼前正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城市。前往飯店的路途中,看著路旁行人隨性地穿梭走在車陣中,路中走著叫賣的不是玉蘭花阿嬤,而是雙肩披掛著衛生紙販售的幼童,司機開車的技術高超到無法猜測哪時候車子會突然轉彎,尤其超車的時候雙向道會自然變成三線道,緊關門窗仍舊可以聽見此起彼落的喇叭聲,坐在車內就像在看一齣3D驚悚片,使得全神貫注、五官皆不得鬆懈。
還記得第二天一大早出門,是帶著期待、亢奮又有些緊張的心情,看著車外細微的陣雨、藝術般無法臆測的文字,路邊景色一路從超市、商家、高樓大廈,到攤販、雜貨店、茅草屋,馬路更不知何時已變成滿是紅通通的泥濘,在轉入一條小巷又經過幾個小彎後,我們到了義診的第一站Nkepokho Karen Baptist Church,時間才半小時不到,現場已聚集許多人,紛紛排隊準備看診。後來幾天的服務,還有到環境好一些的Eden Center for Disabled Children,其餘Basic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Hope Children Home就差不多是那樣的。
「完美的幸福在於看見上帝」-多瑪斯 阿奎納
回想這幾天,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扛著行李、坐著飛機,飄洋過海的到了緬甸,幾天下來更是舟車勞頓的前往幾個地方服務。每每因整天在外已精疲力倦之時,只要見狀患者看診後領完藥的笑容,又或是一聲謝謝,那樣滿足的幸福感無法用文字闡述只能意會。在這時代進步尚未能全面的地區,文明尚在發展的國家,世界有這麼多角落仍是貧困和資源缺乏,甚至無法和外界聯繫。如此,反觀自己生長的環境,就更應該感到知足,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當注目於創造主的無限時,人便會開始接納自己的有限,並有機會能離幸福更近一步。我想,這幾天的旅程就在其中了。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路加福音10章30-33節
這幾天在緬甸的日子都讓我想起這段聖經,而這也是許多基督徒皆熟悉的一個經文段落『好撒瑪利亞人』,其是耶穌對於有人詢問永生的回應,第一要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而此寓言之意為表達愛是不分國界、宗教、文化及人種,單純就是看見「需要」。在幾天的義診下來,我們踏訪走過的區域,服務的人並不侷限於基督教機構內,而是在一個個被看見有需要的地方,如此的行為不僅是打破國界、人種,更是在宗教、文化上都能以接納和愛為溝通橋樑,藉由醫療的專業及資源,讓基督的形象透過好撒瑪利亞人的行為顯出,也讓愛能落在每一個需要的人身上。
「愛不是贊助;慈善無關憐憫,而在乎愛,慈善與愛是一樣的。你藉由慈善獻出愛,因此別只是給錢,而是要伸出你的手。」-德雷莎修女
海外醫療數年來前往緬甸各地給予醫療援助,在供給相對於需求上相差甚遠,如此的援助可能僅是一年當中數天的停留,受益僅於數千萬人口中的幾個村落、幾百個居民。但我想,愛正是透過如此行為而得以體現,雖然短暫、供不應求,但總能傳承。愛不僅是給錢,更重要的是付出行動、伸出手來協助,愛是一個行為的過程,而非一句口號的結果,或許醫療援助目前在這偌大的環境中尚無法改變什麼,但只要不放棄去做,愛就有機會被傳承,如同老蘭醫師用盡一生對愛的體現一樣。
「不管我們能力如何,都應該盡其所能」-蘭大衛醫師
還記得第一天在教堂帶教案時遇到一位主日學老師,她年紀約四、五十,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協助翻譯之時,她告訴我先前她在新加坡工作,會毅然決然地回緬甸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知道這個地方需要她。
在緬甸的這幾天,團隊如同團契生活那樣朝夕相處,我們一起禱告、用餐,也一起整理藥品、服務患者,更彼此提醒、督促,大笑後總能各司其職的堅守崗位,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上盡其所能的奉獻與付出,為的就是要把握時間、竭盡所能的分享愛,如此和主日學老師一樣,不管有多少時間、能力,就是盡心、盡性、盡力的做。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3-14節
返台後,看著街景是種熟悉卻又有點陌生的感覺,才一個禮拜不見的台灣感覺有些生澀。路上車陣、行人的交通,比起秩序反倒有些適應了緬甸亂中有序的人車穿梭,看著行人上衣下褲、門庭若市的商家、高聳的大樓有些不習慣,似乎這幾天的旅程就像是夢一般,緬式的生活實然不容易想像。
憶起這幾天的震撼教育,與居民、夥伴共同創造那一幕幕美好的時光,一起吃過的每一頓飯、笑過的每個片刻,帶教案時以五色佈道法向孩子們那一番在信仰中勉勵的話,以及那些走過泥淖的每一個蹤跡、腳印,都將會是我人生歷程中珍貴的一部分。
隨著飛機的起飛、降落,這一堂緬甸海外醫療援助的下課鐘隨即響起,但鐘聲沒有在風中消散,倒像在湖中投一塊石頭所產生的漣漪那樣帶來波動。
鐘聲陣陣響起,終生陣陣想起。迴盪在腦海的盡是那些刻骨銘心、歷歷在目的畫面,是提醒也是鼓勵,那繼續往前、不輕易放棄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