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微創及內視鏡脊椎手術中心

微創及內視鏡脊椎手術中心


 水冷射頻VS高頻熱凝療法

下背痛的成因與治療: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眾多,例如:脊椎椎體、椎間盤軟骨、小面關節、韌帶和肌肉的病變或傷害等,但是要精確的找出外因,卻不是那麼簡單,而且常常不是只有單純一種原因而已,而是包含了許多問題,根據不同的原因,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椎體崩壞或移位,就需以鋼釘,鐵板固定,若是椎間盤軟骨突出已致壓迫神經,就需開刀將骨刺切除,但有一部份下背痛的病人,若不接受手術或無法再接受手術,長期吃藥和復健效果又不好,病人苦不堪言,就可以建議嘗試進行高頻熱凝療法。
 
什麼是高頻熱凝療法:
高頻熱凝療法是以一根特殊極細小的電極針在X光影像的引導下,將高週波能量傳導至電極針末端,然後再透過針間部位產生的電磁波磁場,誘發磁場內的組織細胞進行分子運動,進而產生熱凝效應,達到阻斷疼痛的效果,類似中醫所謂的針灸療法,但此為至病灶點做更深層的內部治療。根據不同溫度的設定,會有不同效果,利用高頻波產生42度120秒,因為溫度較低,達到刺激神經的情況下而不傷害神經,對疼痛產生間接抑制的作用,另一種是80度90秒的溫度最主要用來治療一些脊椎關節疼痛,如小關節面疼痛、尾底骨坐骨間疼痛…等,藉由這樣的溫度,把一些細小的感覺神經來進行神經阻斷燒灼,使得疼痛感下降,這兩種療程,約需要時間30-45分鐘在開刀房內進行,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約有80%疼痛可以減少約70%,幾乎沒有傷口、幾乎不出血、不需住院,患者局部麻醉即可手術,因此副作用也少,也沒有傷口癒合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重複施行,手術成功率雖然高,但三個月至半年後有可能復發,且需再度接受治療,不過在這段期間病患可避免長期吃藥副作用,與長期復健帶來之不便,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適應症:
1、慢性脊椎疼痛(例如:下背痛)
2、各類週邊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
3、椎間盤病變
4、坐骨神經痛
5、經過腰椎手術後下肢酸麻
6、五十肩
7、顏面三叉神經疼痛
8、長期復健及使用止痛藥物效果不佳者
9、腰椎關節疼痛
10、尾底骨坐骨間疼痛
11、年紀大、內科疾病多、不宜接受手術的病患
 
治療後注意事項:
    高頻熱凝療法治療方式並無法改變脊椎病變的結構,所以無法根本解決脊椎原本存在的問題,如脊椎滑脫、脊柱狹窄、脊椎側彎、骨刺及脊椎椎間盤突出等結構方面的問題,因此只能用來當作一種治療疼痛的方法,並沒有辦法完全取代需開刀的手術治療,病人在手術後約三個月至半年時間有效,期間過後,可視情況再接受此手術治療,其它注意事項包括:
1.、治療後視情況留在手術恢復室休息,待醫師確定可返家才離院。
2.、若有任何不適情形(例如:疼痛、暈眩...等),務必告知醫護人員。
3、治療後2~3天,部分病人會感覺下背部仍有輕微酸痛情形,可多休息,並避免提重物及久坐、久站,並視疼痛情況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
4、於一星期內回門診追蹤恢復情形。
       圖一、手術過程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地址:彰化市南校街135號 服務專線:04-7238595#7687 電子信箱: 154158@cch.org.tw 微創及內視鏡脊椎手術中心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38063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