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全人照護教育中心

全人照護教育中心


 最新消息

編號  主題  發佈日期
38.  
 教學門診
 2019.02.12

教學門診

        教學門診在傳統上採用「Brief」─「Huddle」─「Debrief」的三部曲模式:(1)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程序及注意事項;(2)學生先行看診,教師全程監督看診過程,必要時予以提示,並於學生看診後再作補充,使病人的診療不受任何影響;(3)看診後進行討論,包括反思和回饋。以下有幾個事項須作討論:

一、 知情同意的方式
        教學門診的過程有別於一般門診,必須獲得病人或家屬的知情同意。一般而言,若執行過程未涉及暗中監控或錄音錄影,口頭的知情同意便已足夠。但若進行暗中監控或錄音錄影則須有書面的知情同意,理由如下:

1. 暗中監控:一般的設計是在診間旁的另一個房間,教師以單面鏡或影音設備觀察學生看診的全程,記下優缺點供後續回饋,若中間有影響病人安全或權益的情況則須立即介入。由於門診人員(包括教師)時有調動,不一定能以口頭詳細地說明每一個細節及理由,病人或家屬不易了解所謂「暗中監控」的真實狀況及過程中自身的權利義務,故若有專家撰稿的書面說明則可確保說明品質,使病人或家屬能肯定且放心地同意或拒絕這樣的教學方式。

2. 錄影:除了如同「暗中監控」的理由之外,錄影須有書面同意,是為要明確告知病人或家屬有關錄影後影帶的下列各項:(1)使用原因及方式;(2)使用者為何人,包括誰會觀看;(3)使用頻率及期間,包括何時銷毀;(4)保存及保密方式及程序;(5)隨時可撤回同意使用的權利及撤回方式;(6)若有過失造成損害之法律責任;(7)其他特別須說明事項,包括絕不作為商業用途之陳述。在維護個資意識高漲的今天,教師對錄音錄影須負很大的責任,且現時醫學模擬及標準化病人用於教學已十分普遍,錄音錄影的角色已大不如前,除了用作立即回饋(學生立即觀看自己剛才的表現)之外,其他情況幾乎都沒有使用的必要,故應儘量避免不必要之錄影。此外,影帶在使用後須立即銷毀,知情同意書則比照病歷資料仍須保留在病歷中。

二、 教師所在位置
        教師執行教學門診時會讓學生先向病人問診及作身體診察(physical examination),教師則從旁觀察,記錄學生表現以供後續回饋。而教師觀察的地點可以在同一診間,坐在學員及病人的身旁,或者在鄰近的觀察室透過單面鏡或影音設備來觀察。兩者各有優缺點:

1. 教師在同一診間:優點方面,首先是資源上較為節省,其次是病人和家屬會較為放心,且觀察會較清楚。缺點是學生較有壓力和依賴感,其次是病人和家屬可能都在看著教師而忽略學生。要克服這些缺點毫不困難,只要教師對學生有充分說明和指引,慎選看診的病人(事前選擇合適的複診病人甚至是“patient instructor”來看診;若為初診病人須以短時間的面談,包括在知情同意的對話,了解此初診病人是否合適作為教學門診案例)。因此,在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若醫院無法提供「暗中監控」的環境,教師坐在同一診間還是可以提供優良的教學門診。

2. 教師在鄰近診間:優點就是避免上述狀況的缺點,但因耗費資源較多、較易造成病人或學生的不安,因此安排在此情境學習的學生最好是較具看診經驗者。

三、 同場加作mini-CEX
        有許多教師在教學門診時附帶進行mini-CEX。本來門診就是執行mini-CEX的場所之一,這樣的安排應該算是合宜,但仍必須符合下列各項要件:(1)教學門診當天是進行mini-CEX的日期;(2)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並確認教案合宜;(3)還會有其他場合進行mini-CEX;(4)教學與評估及回饋要劃分清楚。

四、 教導六大核心能力
        六大核心能力中的醫學知識和病人照護不用刻意安排即會教到,但其他四項能力必須了解其中限制並先行規劃,在教學時所須注意的事項分述如下:

1. 人際及溝通技巧:可以教授的溝通技巧包括聆聽技巧、同理心的運用、解釋病情及衛教、知情同意、與病人共同決策等。教師可先與學生討論看診時將會使用到哪些溝通技巧,以及施展這些技巧時須注意的事項,並在指導學生看診時徵得病人同意示範給學生看,然後再作討論。如可能的話,邀請病人參與討論並述說他們的感受,這樣學習效果會更好。而人際技巧則是在與學生、病人以及陪診護理人員之間的互動,教師應以身教來展現出關懷、體恤、熱情、友善、誠懇、謙卑、尊重、有禮、包容、合群,以及積極進取和正向思維的態度,並在反思與回饋的時間再作出討論。

2. 專業素養:在門診教導專業素養的內容主要是醫學倫理,除了知情同意和代理決定之外,守密及通報、利益衝突、無效醫療、醫療錯誤、臨終議題、器官移植、生殖醫學、孕婦與胎兒、遺傳醫學倫理、醫療資源分配,以及臨床研究倫理等都是值得討論的議題。當然,在倫理決策最常用的簡易方法「四格法」(four boxes method)也應給予學生實作的機會,並予以回饋和討論。在教導倫理的同時,亦須同時介紹相關的法規。

3. 工作中學習與改進:本項能力有兩個重要元素,就是反思和實證執業(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兩種能力。在門診的學習場域做EBP訓練並不合宜,但卻不影響反思。然而,由於教學門診的病人多非學生曾經參與照護,故勉強進行工作中學習與改進的學習大多浪費時間,建議在教學住診或其他個案討論會中來提升本項能力。

4. 制度中執行業務:門診病人病情多較簡單,能安排作教學門診者更是病情穩定。因此,教學門診較不易進行本項能力的教導,僅能讓學生了解熟悉門診作業狀況,對本項能力的提升效能不多,建議在教學住診或其他個案討論會中來提升本項能力。

五、 反思與回饋
        所有學習在結束前應儘可能留下一些時間給學生反思,然後教師給予回饋,教學門診也不例外。在教學門診看完最後一個病人並完成該案例的討論之後,教師請學員用十至十五分鐘的時間在「教學門診學習單」(附件一)撰寫一百至二百字的學習心得,內容是反思對此次學習的收穫,然後輪流發表。教師和同組其他學生須用心聆聽,再由學生對同學作簡短的回饋,最後由教師向每一個學生進行回饋,包括學習過程的表現、反思的內容及對其他同學回饋的深度等,學生須將教師對自己的回饋記錄在「教學門診學習單」之中,教師確認內容後簽名,若須給予評分亦在此時完成。原則上在教學門診結束時教師和學生的工作也都結束,這樣才有好的心情準備下一節的學習。

附件一、教學門診學習單

學員:

教師評論:

【筆者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純屬個人意見,僅提供參考並歡迎不同想法激盪。】


附件檔案:CTE_教學門診.pdf


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版權所有 500 彰化市旭光路 235 號 5 樓 E-mail:D4683@cch.org.tw 電話:04-7238595分機4368 瀏覽人次瀏覽人次 15081        © 2010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