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暨頭頸部語言治療師 陳智華
頭頸部癌症治療的旅程充滿著挑戰和變化,在這個旅程中,患者可能面臨著吞嚥、說話以及口腔功能方面的重重難題。這些問題源自腫瘤、手術、放射線治療,甚至是化學治療的影響,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營養攝取造成了不小的損害。在這一旅程中,語言治療師會依據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無論是在構音、嗓音還是吞嚥功能上,都能給予患者適當的協助和支持。而跨專業團隊的合作更是至關重要,使患者能獲得全面的醫療照護,在這段艱難的過程中不再孤單。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探討頭頸部癌症患者所可能面臨的吞嚥和言語問題,以及如何透過專業的語言治療來有效地改善這些狀況,幫助患者重拾更高的生活品質。
術後
言語功能及復健
言語功能包括『構音』及『嗓音』兩部分。
構音及復健
語言是我們交流的基石,然而對於頭頸部癌症患者而言,這個看似自然的過程可能會因腫瘤、手術或治療而受到影響。構音,即所謂的「發音」,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牽涉到從肺部排出氣體,穿越聲帶,然後流經唇、齒、舌、顎及咽等構音器官,形成不同的語音。在這個過程中,任何構音器官的缺陷或不協調都可能導致說話變得不正確或不清晰,這就是「構音問題」的來源。以口腔癌患者為例:患者可能在這個語音生成過程中遇到一系列挑戰。腫瘤本身可能壓迫唇、頰、舌、顎等構音器官從而影響發音,頰癌或唇癌患者可能會因為術後而導致嘴唇閉合不良,舌部切除的患者可能影響到構音功能,顎部的切除可能導致鼻音過重。此外,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可能導致唾液減少、口腔破皮損傷、潰瘍、發炎,甚至嘴巴無法打開(牙關緊閉)。這些因素都可能使我們說話時的清晰度降低。對於這些患者,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能力可以在提升語音功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自信和社交互動能力。
構音復健:
在語言治療的指導下,患者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克服構音問題:
增加舌頭功能練習:透過特定的運動來強化舌部的功能。
說話速率的控制:學習調控說話速度,確保清晰度。
誇大構音:透過強調構音動作來改善語音清晰度。
使用代償策略:採用特殊策略,以補償構音問題。
嗓音及復健
「嗓音」指的是說話時聲音的音質、音量、音調。
頭頸癌患者中,以喉癌為例:若腫瘤壓迫到聲帶及呼吸道,會造成聲音沙啞及發聲困難,即使手術保留聲帶構造,經過放射線治療後,因喉部周圍水腫及頸部肌肉纖維化,容易導致聲帶閉合不全而有聲音沙啞的問題;部分喉切除術後,因結構改變,仍會有嗓音異常的情況發生;全喉切除術後,由於聲帶已被摘除,導致失去發聲功能而無法說話。
嗓音復健
嗓音復健:1. 聲帶功能練習 2. 軟起聲練習 3. 共鳴練習
4. 全喉切除患者言語復健:
氣動式人工發聲器的使用、電動式人工發聲器的使用、氣管食道發聲瓣的使用、食道語的練習
吞嚥功能及訓練
理解吞嚥過程:探索神奇的協調動作
吞嚥是一個精細且複雜的神經傳導動作,涉及多種肌肉的協調控制,讓我們能夠順利地將食物或液體從嘴巴送入胃中。這個動作可以被細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形成了完整的吞嚥過程。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各個階段,以及正常吞嚥過程的關鍵。
吞嚥過程的四個階段
1.口腔準備期:
口腔準備期是吞嚥過程中的首個階段,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在這個階段,食物進入口腔,並通過咀嚼和磨碎的動作,形成了食團。這個食團的形成為後續的吞嚥過程做好了準備,確保食物可以順利進入咽部和食道。咀嚼時間因個人習慣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花較長時間,而有些人則較短。然而,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口腔癌患者,可能因手術而影響到口腔結構,導致咀嚼功能受限。這些患者可能面臨嘴唇無法閉合、牙齒、牙齦和舌頭功能受限等問題,導致食物無法被咀嚼成食團,進而引發吞嚥困難。因此,口腔準備期的過程與效能在吞嚥功能的維持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2.口腔期:
這個階段涉及到由大腦皮質控制的自主動作,通過舌頭和上顎的協調運動,將食團由口腔部往後運送。然而,這個動作並非簡單的運動,它需要舌頭和上顎的精準擠壓。在正常情況下,這個階段能夠順利進行,並且在動作的末端,觸發了吞嚥反射,引導食物進入下一個階段。
然而,對於口腔癌或口咽癌患者來說,情況可能更加複雜。手術或治療可能導致舌頭運動受限或上顎結構的缺損,進而影響了正確的食物運送。這可能導致食物無法順利移動,或者食物過早進入咽部期,進而引發吞嚥困難。因此,我們在處理口腔癌或口咽癌患者時,需要特別注意這個階段的功能情況,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以確保吞嚥過程的順利進行。
3咽部期:
咽部期在吞嚥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過程包括食物經由咽部進入食道,由腦幹吞嚥中樞主導,通常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完成,是吞嚥的非自主階段。在此階段中,軟顎向上向後移動以防止鼻腔逆流,同時會厭軟骨、喉部入口和真聲帶等協同作用,保護呼吸道,並讓環咽肌開啟,使食物進入食道。然而,對於口咽癌、下咽癌或喉癌等患者,可能因為疾病影響了相關結構的功能,導致喉部關閉不全、咽喉結構及感覺改變等問題,可能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或殘留於下咽部,引發吞嚥困難。因此,在治療這類患者時,需要特別關注咽部期的功能,以確保吞嚥過程的順利進行。
4.食道期:
食道期是吞嚥過程中的最後一個階段,食物進入食道後透過蠕動運動,大約需要8至20秒的時間,將食物推進胃部。在食道期,我們可以觀察到食物如何透過食道的噴門進入胃部。相對於咽部問題,頭頸癌患者在食道期較少出現吞嚥問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同時併發食道癌,這可能對食道期的過程產生影響。
(二) 常見的吞嚥問題:
所謂的「吞嚥」,對一般人而言,似乎是件與天俱來、極其自然,不需特意學習就會的事情 ; 但對於頭頸癌患者而言,吞嚥可能會因為腫瘤本身、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等因素而產生問題。這些生理功能的影響程度,會受到腫瘤的大小、位置、治療方式以及手術後的重建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頭頸癌患者可能面臨著吞嚥困難,這對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營養攝取都造成了影響。因此,對於這些患者而言,吞嚥問題的處理和幫助變得尤為重要。
頭頸癌病患常見的吞嚥問題有:
1.嘴唇功能不良:容易流口水,食物由嘴唇溢出。
2.兩頰張力不足:食物散落到牙齒外側,不易形成食團。
3.舌頭控制不良,無力或活動不佳:食團無法由前向後推送、黏附在上顎或口底。
4.顎咽功能障礙:食團逆流到鼻腔。
5.口腔感覺敏感度降低:延遲吞嚥反射。
6.舌根與咽壁接觸減少:感覺吞不下去或吞不乾淨。
7.呼吸道關閉不良:容易嗆到。
8.唾液減少:固體食物易黏於口中。
(三) 吞嚥評估與訓練
提升吞嚥功能 語言治療師的角色與重要性
在臨床醫療中,維持良好的口腔功能與吞嚥能力對患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語言治療師會採取一系列的步驟來評估和改善患者的吞嚥功能。讓我們一起了解,在這個過程中,語言治療師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第一步:臨床評估和口腔功能檢查
我們的醫療旅程始於專業的臨床評估和口腔功能檢查。這一步驟有助於我們了解患者的吞嚥狀況,並為後續的治療做好準備。
第二步:吞嚥狀況評估
不僅僅是口腔功能,吞嚥能力更是我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評估患者的吞嚥狀況有助於確定是否存在吞嚥問題,以便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第三步:儀器檢查的重要性
進一步的評估需要儀器檢查,這涉及到多個專業領域的合作。耳鼻喉科醫師和語言治療師共同執行的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以及放射科醫師和語言治療師協同判讀的吞嚥攝影檢查,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吞嚥評估。
第四步:個人化吞嚥治療策略
根據評估結果,語言治療師將制定個人化的吞嚥治療策略。這包括了各種治療方法,以促進患者的吞嚥能力,確保他們能夠安全地攝取食物。
第五步:醫療團隊的合作
在這個過程中,跨專業團隊的合作至關重要。目標是能夠提供頭頸癌患者更完善的醫療照護。
提升吞嚥功能:語言治療師的關鍵策略
語言治療師在處理患者的吞嚥問題時,會根據評估結果以及患者的症狀和程度,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無論治療策略如何,主要目標都是確保患者在安全吞嚥的前提下,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和營養,同時重新建立由口進食的能力。
以下是語言治療師常見的治療策略:
總結:
在治療頭頸部癌症的旅程中,我們見證了患者勇敢面對著各種挑戰。這條路並不容易,然而患者展現出堅韌的決心總是令人敬佩。身為語言治療師,我們肩負重要的使命,無論是幫助患者提升說話能力,還是克服吞嚥困難,我們都將竭盡所能,提供最個人化的支持。跨專業團隊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攜手合作,確保患者獲得最全面的照護。在這個共同努力的過程中,讓我們繼續為每位患者的未來注入無限的可能,讓微笑和健康重塑他們的生命。
耳鼻喉暨頭頸部語言治療師的聯絡方式
服務專線:04-7238595轉7224
服務地點:總院三期二樓耳鼻喉暨頭頸部語言治療室 124診
影片連結
【口腔癌術後照護系列】
01 口腔癌手術知多少?02 口腔護理03 口腔運動104 口腔運動205 吞嚥困難食物質地介紹